黃河下游特產(chǎn)-金絲棗:樂陵金絲小棗,亦稱金絲小棗。樂陵地區(qū)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,是棗的原產(chǎn)地之一。其栽培歷史,始于商周,興于魏晉,盛于明清,距今已有3000多年。北魏賈思勰所著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中記載:“青州有樂氏棗,豐肌細(xì)核,膏多肥美,為天下。父老相傳云,樂毅破齊時,從燕赍來所種也”。
黃河下游特產(chǎn)-金絲棗:樂陵金絲小棗,亦稱金絲小棗。樂陵地區(qū)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,是棗的原產(chǎn)地之一。其栽培歷史,始于商周,興于魏晉,盛于明清,距今已有3000多年。北魏賈思勰所著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中記載:“青州有樂氏棗,豐肌細(xì)核,膏多肥美,為天下。父老相傳云,樂毅破齊時,從燕赍來所種也”。
樂陵是金絲小棗原產(chǎn)地,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,有“金絲小棗之鄉(xiāng)”、“百里棗鄉(xiāng)”之稱。5觀、東陵縣城東北有一株“老壽星”棗樹,傳說隋末農(nóng)民起義軍羅成曾在此樹下拴馬歇息,清乾隆《樂陵縣志》記載:明萬歷十九年,樂陵知縣王登庸“教民樹藝,對民種棗,有過者課種棗,以贖愆,故邑多棗!鼻宕臉妨昙幢蛔u為“斗地打石糧,”“一年頂三秋”的風(fēng)水寶地。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:“六月荷花連水碧,千家小棗射紅云”。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(dāng)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和金秋季節(jié)成熟的棗樹掛滿枝頭的豐收景象。
樂陵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藥用價值,可滋補身體和輔助脾胃虛弱,,肺虛咳嗽,貧血等病癥的功能。
樂陵金絲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藥用價值,每百克鮮棗果肉含維生素C500毫克左右,其含量是蜜桔的十幾倍,比蘋果高幾十倍,被稱為“活維生素丸”?偤橇64.4-69.2%,還含有較多的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鐵、鈣、磷、維生素A、P和蘆丁及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等18種。具有滋補身體和輔助脾胃虛弱、、肺虛咳嗽、貧血等病癥的功能。其中阿膠蜜棗具有滋補生血、營養(yǎng)神經(jīng)等功能。